A股新赛道纳米材料界的新星气凝胶,

A股:新赛道!纳米材料界的新星——气凝胶,黄金时代要来了?

新材料,被誉为制造业产业转型升级的产业基础。

一直以来,国家对新材料都非常重视,并出台了众多推动国内新材料发展的措施。在国家政策支持下,一批关系着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材料取得重要突破,比如石墨烯、碳纤维、高温合金、钛合金等。

继如石墨烯、碳纤维、高温合金、钛合金后,又一“新材料”横空出世,它就是纳米材料界的新星——气凝胶。

气凝胶:纳米材料界的新星

气凝胶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“胶”,实际上是一种固体物质形态。因其密度极低(3KG/m),又被称为“蓝烟”或者“冻结的烟”,有“世界上最轻的固体”的称号,是纳米材料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。

气凝胶最早与年由超临界干燥方法制备,由于气凝胶中80%以上是空气,因此具有超强的隔热效果。科学家曾做过相关实现,得出结论:一寸厚的气凝胶隔热效果比得上20至30块普通玻璃。

另外,科学家还曾做过一个实验,把气凝胶放在玫瑰与火焰之间,玫瑰没有丝毫受损。这些实验都表明,气凝胶具有超强的隔热效果。因此,常被用于航空航天领域,美国“火星探路者”上的探测器就是用的这种材料。

如今气凝胶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工业、建筑、交通运输、冷链物流、功能性装备等领域中,比如在电力储能、石油化工等行业,凡是需要用到管道保温或者窑炉保温的部位,气凝胶都是首选的隔热材料。

除此之外,气凝胶已经广泛应用于高铁列车、国产C客机、以及新能源汽车上,用作隔热保温层,以及对锂电池的保护。

新兴产业蓬勃发展,气凝胶迎来黄金时代?

随着环保理念的深入,气凝胶在各个领域的优势被大力发掘。尤其是在航空航天、新能源汽车等新兴领域有望迎来飞速发展。

其中,最具前景的应用方向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。在油气保温和动力电池隔热领域,气凝胶使用占比超过60%。随着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发展,气凝胶在动力电池领域的使用占比会进一步提高。

近年来,新能源汽车起火自燃事件屡次发生,新能源汽车安全问题成为重中之重。而新能源汽车自燃问题的根源,就是电池内部的隔热水平不够,导致单个电芯的热失效,从而扩散到整个电池组。

气凝胶作为A级防火材料,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阻止电池的自燃,或者防止车厢燃烧蔓延到电池组,保障车辆的稳定性。

气凝胶成为保障车辆安全等问题的绝佳材料。未来,气凝胶将逐渐替代传统隔热材料。根据机构测算,当前国内气凝胶市场规模26.2亿美元。到年,国内气凝胶市场空间将达到-亿美元,年均复合增长率41%。

随着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的发展,气凝胶的黄金时代要来了?

国内“气凝胶”核心企业,仅有这5家?

目前,国内的“气凝胶”核心生产企业,主要有以下5家:

一、晨光新材

国内优秀的有机硅烷偶联剂产品制造商,国内功能性硅烷行业第一家主板上市公司,拥有贯穿全产业链的自主知识产权和专利保护。其中,公司在年产30万吨硅基及气凝胶新材料项目在有序推进中,有5.7万吨每年的产能。

二、宏柏新材

国内功能性硅烷行业龙头企业,主营功能性硅烷、纳米硅材料等硅基新材料,广泛应用于汽车、橡胶制品、建筑、医药医疗等行业。目前,公司掌握了气凝胶及特种硅烷等产品的生产技术,在建气凝胶产能1万吨每年。

三、泛亚微透

国内耐水压透声膜龙头,主营ePTFE膜等微观多孔材料及其改性衍生产品、密封件、挡水膜等。当前,公司在SiO2气凝胶与ePTFE膜复合材料项目,公司在与宁德时代、比亚迪等客户和潜在客户开展业务合作。

四、中国化学

中国化学是国内化工工程领域的领跑者,在新材料领域,中国化学已研发和掌握己内酰胺、己二腈、气凝胶等化工新材料领域核心技术,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。控股公司华陆新材,拥有5万吨每年的产能,在建产能25万吨。

五、新安股份

新安股份是国内重要的有机硅制品企业及草甘膦生产企业,其中硅基新材料拥有从上游硅矿开采冶炼、有机硅单体合成、下游产品制造的完整产业链,是气凝胶前体有机硅源——正硅乙酸酯的主要生产商。

原创不易,感谢大家的点赞和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ierlanlan.com/cyrz/6743.html